• 学校是阶级的再生产的场域——布尔迪厄

  • 当我们用考古学的眼光考察如今的教育场域,我们会发现两个极端,首先是大学成为容纳社会教育资源的集中地,这要求产业升级持续进行,而相反技校则成为应试教育下残次品的收容所,所谓低端的技工和被社会歧视的体力工。极度不平衡的教育资源和差异巨大的双轨制教育,成为当今时代印记。

  • 所谓廉价农民工变成了如今的廉价大学生,但大学生无法忍受和他们父辈从事一样的劳力工作,他们不愿意将自身的劳动力投入在工厂里,也不愿在蓝领上下功夫。

教育

这算是我创建博客起来的第一次归纳和整理。当时很多东西写的比较草率(用我现在的视角来看写的实在很烂),而且也没有标签,对之前未完成的东西进行一个补全,然后对包括标签啊,一些会的功能给他加上,顺便加一点东西。等改造完成之后就删了这个,省略一些毫无意义的癔语

还有对友链进行一个大扩展!!!

内容就分为三个类别

1书籍,2所思所想,3,日记体 4,生活观察 5,非日常

改造

城市生存手册

基础设定

​ 物资条件:一台root过的手机,一个双肩包,存款500

​ 高中及以下学历,无工作,父母失踪,达不到福利的最低条件,体力差不适合高强度劳动行业

生存时间:30-60天(假设工资月底发)

主线任务:生存下去

支线任务:找到工作并且拿到第一个月的薪资

tips:大城市难度较小,因为其本身工作岗位多,也有餐馆可以蹭饭,居民楼也较多,甚至可能有桥洞这种。

乡镇则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难度可以归为困难,由于其工作机会少,离城市远且交通不便利,导致其生存难度较高。

乡村则不具备生存条件,全是体力活且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开发程度低给生存带来了地狱一般的难度。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