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自己的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围绕着承认来进行,两个人都想得到对方的承认,其中一个人在这种争斗中失败了,成为了不被承认的主体转而承认他人,而成功者则得到的是不被承认的他人(奴隶)的承认,而矛盾的地方则发生在这里,此时主体要么重新开始承认轮环,要么寻求新的承认,在一个个的轮环和网状结构中,这个承认循环不断运转,主体在一次次的承认中无法满足自身,甚至在部分承认中落败,这种要求别人承认自己的做法的矛盾点就在于其在两者的范围框架内,宛如开启了一个决斗空间。

从结果来看,这个循环中主体必定落败,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最终结果都只有命运的两端,但是不被承认的他者(奴隶)则可以通过劳动,在劳动中获取自己的存在本源,然而一旦接受了这种阉割,则必须要通过劳动,通过改变世界来获得价值,然而没有人能够保证在劳动中不会重新陷入主奴辩证法的循环,这种承认循环机制伴随着人类的流动跟随流动,甚至说劳动也是为了得到承认,在网状循环中,劳动反而重新陷入主奴辩证法中。但是在劳动中,新的主奴辩证法出现了,这种主奴辩证法的流行伴随着生产力的进行,随着劳动成果劳动效率的不断提升,主人奴隶的关系也被转化,在这种生产力大爆炸的时代,主奴辩证法围绕着劳动而展开,甚至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主奴辩证法的副产物。承认的欲望是以耗费为其基本前提。

当了现代社会,结果则有完全不同,原先的生产力社会转向成为消费社会,由劳动来获得承认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需要通过消费来获得承认,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意义上的消费,几乎一切消费都有人买单,而且在这种单一化的消费中,人们很容易触摸到消费的上限,或者说承认圆环的上限,在货币的运转体系下,消费能力成为承认圆环的中心,而货币则成为了大部分承认运动的中介品,甚至货币已经将主奴辩证法取而代之,从对人的承认的转换变成对货币的占有的享乐,物取代人成为中心,人在对物的追求中沦为奴隶。

人的自由完全存在于一个构成性的三角关系中:一是为了享受他人奴役的成果,他以杀死他们的威胁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欲望;一是他为了那些给予人类生命以价值的理由而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一是被征服者的自杀性放弃,这就剥夺了主人的胜利,使他处于非人的孤独中。

科耶夫认为,如果没有这种为了荣誉而殊死一搏的战斗,就不可能有人类历史的诞生;但他同时也强调,如果人人都为了荣誉而不惜奋斗至死,那么同样也不会有人类的历史,因为这样竞斗的结果只会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非人。

必须有一方选择屈服,否则承认就不可能,因为承认只能是主体间的承认。失败者因为惧怕死亡这个绝对主人而屈服于对手,胜利者则必须辩证地对待其对手,剥夺其自由与尊严,但保留其生命;剥夺其自由,使之沦为奴隶,保留其生命,使之为自己劳作。

但主人得到的满足很快就破灭了,因为他争取到的承认只是一个奴隶的承认,而不是一个像他一样的主人的承认,这样的承认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英雄的孤独与落寞,刘邦的大风歌所表现的不正有这种失落?当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印度河边立马临江,感叹天下再也没有可以征讨之地时,岂不也是这种失落的流露?

主人的历史就此终结,他故步自封于自己的统治,坐享奴隶的劳动成果,在动物性欲望的水平上满足自己,他无法再超越自己了。但奴隶则不同,他不会满足于自己的处境,仍然追求超越自己。虽然他屈服于主人被迫劳作:但是在与自然打交道的时候,他变成了自然的主人。

劳动是受到节制的欲望,奴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超越了自己。他不仅在劳动中克服了死亡的恐惧,而且按自已的意志不断改变着世界,并最终为再次获取承认的斗争准备了条件。从长远来看,从主人胜利的那一天起,他的失败就已经在等待着他,而奴隶则必将是最终的胜利者。

科耶夫并非一个历史循环论者, 主奴之间争取承认的斗争终将结束,因为最终人人都会得到他人的承认。当这种承认的欲望在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实现时,历史也就终结了。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拿破仑以其铁骑将《人权宣言》普及到整个欧洲,历史就终结了。我们知道,《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意味着承认的欲望终于以法典的形式赋予给了每个人,封建贵族制度的覆灭彻底消灭了等级差别,不再有贵族,也不再有奴隶;耶稣基督许诺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以世俗的形式实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黑格尔看见那个“马背上的时代精神”时表现出的欣喜若狂。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一个三角关系已经出现,即主人、奴隶与作为欲望对象的物。主人有欲望,但这种欲望并不能否定物的独立性,主人不再与物直接相对,而是通过奴隶对物的“加工改造”即劳动,才能享受物,满足其欲望。由此看来,奴隶的行为其实是主人自己的行为。对奴隶来说,作为独立的自为意识的主人是他的本质,而处于绝对主人权力之下的奴隶,怀着畏死的恐惧提供服务,这种奴隶式的服务意识通过劳动来面对物(“取消自然的存在”),从而使欲望过去之后,那种随即消逝的直接满足转变为一种持久的东西。

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正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这个否定的中介过程中陶冶的行动同时就是意识的个别性或意识的纯粹自为存在,这种意识现在在劳动中外化自己,进入到持久的状态。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289]
黑格尔此处想说明的是,劳动改变物使意识持久性地外化于对象,从而创造了劳动着的意识本身的自我体认和独立存在。

柯耶夫说,劳动就是教化人超越动物。因为“这个劳动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客观世界,这是一个非自然的世界,一个文化的、历史的、人性化的世界,只有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活同自然怀抱中动物的生活和‘原始人’的生活才有本质上的区别”[290]。正是这个劳动,使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发生了一种内在的颠倒,奴隶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自为存在,因为他通过劳动赋予物的形式是“客观地被建立起来的”。由此,意识通过劳动返回了,奴隶便成了自然的主人,而不劳动的主人则成了消极的没有教化的抽象主观性。这么看来,最后的胜利者竟是那个被奴役的奴隶。柯耶夫说:“主人的真理是奴隶和奴隶的劳作。”[291]这就是主奴辩证法

柯耶夫说:“真正和真实的人是他和他人互动的结果,他的‘我’,以及他的自发观点是通过‘承认’被中介化的。”[300]所以,人的欲望,不是一个既定的对象,而是“指向另一个欲望”,或者叫欲望着另一个欲望。用拉康后来的话语表达则是欲望着他者的欲望,此处的他者=另一个自我。柯耶夫甚至说:“在众多欲望彼此相互产生欲望的时候,社会才是人类性的。”“我”渴求另一个欲望对自己的对象性承认,或者说,“我”的欲望的本质是“我”想成为欲望的对象。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