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自残,最近一直在做游戏(战争策略)模组,然后准备复习和一部分期末作业。所以没啥时间,之后马上实习还有一堆期末作业,搞完要高强度准备考研,时间就更少了,不管是小说还是其他的都得搁置一阵子

我为什么讨厌心理学?

​ 先从学科伦理来谈吧,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发明的实证科学,在中世纪以及更早的时候,是作为一种灵魂问题出现的,在当时的时代被理所应当的转化为宗教问题,而如今心理学的趋势是依赖生物学,却又和其不同,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情绪情感问题。然而在实证科学的理性思维推动下,心理学必定会将人类的情感细细的剖析,使得原先看上去正常的感情,甚至说没人在乎的情绪变成了一个异质性的东西,丧失了原先的光晕(aura),正如同本雅明对摄影技术的批判,认为其丧失了事物的本真性,对事物的神秘原真进行祛魅。心理学的发展直接带来的就是繁多的心理疾病被发现被发明出来。有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前些阵子的辛吉飞,通过把食品的生产过程淋漓尽致的延展出来,辛吉飞呈现了和人们认知完全相异的现状,以为是通过正常(家中常用)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食物居然是化学基料的融合,即使符合生产规范,人们还是会恐惧,会抵触,这超出了人们固有知识把握的范围。心理学对情绪这一生物学现象探索的越深,那些从前不被看做是心理疾病的情绪感受就越多(比如说我今天突然高兴了,心理学说这是什么什么症状)。在延伸一点,是否会导致通过生物药剂来控制各种各样的情绪?

​ 其次是从个人的兴趣倾向来看,高中的时候,比较对我胃口的是历史。他者对历史的欲望源自于对历史成绩,历史典故的正强化,知晓历史=受人承认追捧。简单的逻辑。而且历史本身也同故事一般有趣,无论是教材还是各类历史资料。游戏积攒了我对战争(二战)的喜爱。这里得感谢将战争故事写的像智斗小说的那一批写手和那些战争策略游戏,历史变得魅力非凡。
​ 在高三之后,对知识的兴趣转变为其新奇,冲击程度。历史逐渐失宠。
​ 回到心理学上来,心理学显然不具有这种特点,无论是被各种成功学滥用的特定实践,还是一些专业心理学书籍,五一不彰显着心理学对于解决问题的匮乏,其新奇程度也建立在某些常识性知识和生物激素上。
有一个关于led的meme图,站在演讲台上的人说“安排好你的时间什么的”
​ “哦天呐,这改变了我的人生!”(来自观众席的欢呼)
​ 对于心理学来说也同理,知晓一套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的故事,并不能改变自己,典中典的就是心流,还有其他的通过生物学的方式尝试改变自己的专注力和各项技能的。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也可以说是屁用没有
​ 心理学的实用性低的同时理论新奇度也不够,即所谓现实生活规律的理论化。不过也是实证科学的通病。

自残——作为一种主体技术

​ 在这一系列关系中首先产生的是在父母凝视中产生的形象,即遵守父母要求准则和价值判断的自我形象。这一自我形象产生之后随即同主体进行抗争,这场教育过程并不是顺利的,在一场场家庭之间的矛盾中不断放大,最后演变为分裂主体的斗争,这场斗争显然是惨烈的,年轻的小孩并不知道如何改变父母的观念(即我不是父母的傀儡),获得父母对自我主体承认。而倘若父母实施了暴力,那么孩子也有可能也有样学样通过这一物理形势进行象征界的反抗,同归于尽,两败俱伤成了唯一的可能。

​ 自残也就发生了,通过物理上的进攻,即物的反抗,孩子有可能脱离这种高压残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