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时期,我找出一套方式来处理日常生活,并以此去思考一切事物。
具体的产生原因我不记得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形成的时间大体在高中,具体有这种概念则是在高三。
高三我以及是个性格很差的人,不过比起之前变得稍微能与人相处了,但是一旦细细的接触,便会发现我这个人的内核里那令人嫌恶的一面。当时我也一直在反思这种境况,希望让自己正常一点,更受欢迎等等。还有过这样的幻想,就比如说xxx这种感觉。
那个方法就出来了,迎合着我的愿求,一切对我有益的事情都去尝试,对我无益的事情则迅速放弃。看上去挺有道理?但是在执行,图式化的时候产生了问题,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游戏,游戏对我有益吗?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益处?(往后一段时间才认识到游戏是一种休闲的途径之类的)
虽然图式化看上去是比较正确的,在我的实践中便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我无法解释诸如旅游,看小说这种事情,我无法将他和部分目的联系起来,当时被读书这一社会期待所捆绑,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仿佛只要自己成为一个无情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工具,仿佛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这也和我的project有着很大的联系。
之后的时间我就开始思考那些无序的事情,(也是这个时候形成了我的一套独特的学说)在这期间问题就明显的表露出来了,那些无意识的思绪,还有每天的不知道理由的散步,还有对历史的好奇心,都成为了我的反思对象,我一遍遍的在这一些事情中寻找些什么,但是最终什么都没找到,我只能将这些行为和想法压抑起来,并且暂时性的悬置这些问题,等以后思考。
这种思考图式早已被我舍弃,由此产生的问题因缺乏记录手段也逐渐淡忘。也许这种方法确实具有一些意义,但是随着我认知的发展,周边环境的变化,我只能将他抛掷脑后,等待哪一天我有足够的智识,再试着重新思考这种图式。
我的哲学的起源,和这种图式以及素晴日有着很多联系,假如说素晴日是我学习哲学的开端,那么我的这种图式就是我建构主体性的动力,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我满认同这句话的,假如这本书能引起很多人的共情,那他估计是本好书,假如他给了我身边的事件的一个新观点,那他估计也是一本好书。希望我能够用无序值这种理论,来完成主体性的建构。
总之,那个时候我把我的图式(也就是交换理论)放在任何事物对策的前列,看上去似乎很正确,但事实上这种思考方式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根本无法做更长期的思考,过于理性导致其忽视了很多极端,偶然的情况,最初想要的目的说不定会产生背离。
tips:现在反思起来,我高中时期确实很烂,或者说,除了现在我都很烂。当然现在的毛病我也看不到,可能到毕业了,我才会反思出来。想到这里便觉愈发悲怆,便又浑浑噩噩的度日
- 本文链接:http://misakishiki.site/posts/3989851607.html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默认采用 许可协议。
若没有本文 Issue,您可以使用 Comment 模版新建。